網站首頁
時政
國際
財經
台灣
軍事
觀點
領導
人事
理論
法治
社會
產經
教育
科普
體育
文化
書畫
房產
汽車
旅游
健康
視頻
知識產權
登錄
注冊
退出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記住登錄狀態
忘記密碼?
科技
滾動
獨家
|
科學界
產業動態
發明·創新
探索·發現
醫學·健康
航空·航天
|
專題
訪談
評論
|
知產
AI
科創
即時新聞
中科院:讓科技成果從“書架”走向“貨架”
我國科學家受“藕斷絲連”啟發研制手術縫線新材料
清華天津高端院裡的京津冀協同創新“密碼”
專家:病毒變異尚未導致病情加重或疫苗失效
2020年直播帶貨走紅 “雲上”消費維權突出
全球城市地區到2100年可能升溫4℃以上
2020年“體檢”報告:北極正上演“冰與火之歌”
科技創新點亮我國冰雪運動
廣州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勁增 企業已逾500家
國家跳台滑雪中心設計建設用了什麼新技術?
整合醫療健康數據 攀枝花建“智慧康養大腦”
“十四五”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這樣攻堅
MiniApps標准工作組成立 全面參與國際標准制定
2021年中國低代碼/無代碼市場研究報告:市場規模達19億
“科創中國”年度工作會議召開 構建產業發展新格局
兩院院士評出2020年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天通一號03星成功發射
科技部:發揮北京牽頭帶動作用 建設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
科技部:建設科技強國 北京將起到高端引領、關鍵支撐、示范帶動作用
科技部:加快推進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長三乙火箭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3星
大數據殺熟消費者維權難 算法應用不公該如何規制
研究顯示2020年是海洋最暖一年
雲電腦全面鋪開將節省算力資源超60%
去年央企研發投入增長11.3%
無人機搭建移動光量子網絡實現“從一到二”跨越
國家發改委:不斷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給機器人“飛檐走壁”的功夫(家國情懷 報效桑梓系列報道(2))
算法不能變算計
智能生產線年產240顆衛星 還能“私人定制”
人民網
>>
科技
>>
獨家
中科院:讓科技成果從“書架”走向“貨架”
2021-01-21
科技部:發揮北京牽頭帶動作用 建設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
2021-01-20
長三乙火箭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3星
2021-01-20
學界業界 線上線下 共話內容科技新趨勢
2021-01-19
弘毅、麒麟、哪吒……我國首輛火星車命名范圍圈定
2021-01-18
強勁創新動力不斷刷新科技高度
2021-01-17
人民網召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啟動會
2021-01-15
天和核心艙等通過評審 中國空間站建造將轉入實施階段
2021-01-15
中外科學家聯合發布巨幅宇宙二維天圖 含20億天體
2021-01-14
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聯手推動中央企業科技創新
2021-01-13
中國本土抗癌新藥“出海” 協議總金額超22億美元
2021-01-13
中國工程院撤銷李寧院士稱號
2021-01-12
2021年,中國航天將有哪些“好戲”上演?
2021-01-07
天問一號飛行裡程突破4億公裡
2021-01-03
嫦娥五號軌道器飛往日地引力平衡點 開展拓展任務
2020-12-31
科技部:我國3條技術路線5個疫苗進入Ⅲ期臨床
2020-12-31
一箭雙星!中國“十三五”宇航發射任務順利收官
2020-12-28
我國成功發射遙感三十三號衛星
2020-12-28
張鈸院士:從技術層面解決人工智能安全問題
2020-12-24
現場直擊:長征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2020-12-22
長征八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2020-12-22
一圖讀懂長征八號運載火箭
2020-12-22
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八號首飛成功
2020-12-22
樣品交接完成 嫦娥五號任務轉入科學研究階段
2020-12-19
嫦娥五號成功的背后:五大措施確保任務成功
2020-12-17
吳艷華: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2020-12-17
100秒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任務
2020-12-17
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
2020-12-17
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征八號”首飛在即
2020-12-16
“嫦娥五號”完成第二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
2020-12-16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獨家專稿
中科院:讓科技成果從“書架”走向“貨架”
科技部:發揮北京牽頭帶動作用 建設京津…
長三乙火箭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3星
學界業界 線上線下 共話內容科技新趨勢
弘毅、麒麟、哪吒……我國首輛火星車命名…
強勁創新動力不斷刷新科技高度
人民網召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
天和核心艙等通過評審 中國空間站建造將…
中外科學家聯合發布巨幅宇宙二維天圖 含…
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聯手推動中央企業科…
高端訪談
給地球“拍照”,科學家看到了什麼?
王澤山院士談用正確的“思維方法”去創新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談“建設網絡強國”
諾獎背后的高校國際化思考
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2025年建成航天強國
三代航天人做客本網 共話中國航天創建60年
今天是你的節日,航天人——首個中國航天日
兩會TALK:包為民譚永華談航天供給側改革
兩會TALK:張柏楠姜杰展望2016中國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