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時政
國際
財經
台灣
軍事
觀點
領導
人事
理論
法治
社會
產經
教育
科普
體育
文化
書畫
房產
汽車
旅游
健康
視頻
知識產權
登錄
注冊
退出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記住登錄狀態
忘記密碼?
科技
滾動
獨家
|
科學界
產業動態
發明·創新
探索·發現
醫學·健康
航空·航天
|
專題
訪談
評論
|
知產
AI
科創
即時新聞
警惕科研“快餐化”“反噬”創新能力
科技期刊,離世界第一方陣有多遠
“從娃娃抓起”,培養頂尖數學家
沒有強大的數學基礎就沒有良好的科技
跨海高鐵 智能架梁
中國科研人員發現可延緩衰老新型“基因療法”
嫦娥四號順利喚醒 進入第26月晝開展多項探測活動
推動芯片制造升級(互聯網大咖秀)
用智慧供能 讓蘇州四季如春
廣東將建數字化平台 推進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
新華國際時評:“中國天眼”與世界共“見”未來
中國原研創新靶向抗腫瘤藥物獲批上市
新冠病毒疫苗接種三十問:是否需要每年接種?
世衛專家:變異新冠病毒將成2021年新挑戰
“貪吃蛇”鑽井技術突破“限速”
人工影響天氣無人機首飛成功
中國地質調查局公布海洋地質創新成果
我國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
有勇氣走別人沒走過的路(科技自立自強·青年科學家)
中國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
2021年,中國航天將有哪些“好戲”上演?
今冬還會有多冷?——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解析極寒天氣
智能服務唱主角
武漢高新技術企業達6259家 2020年淨增1842家
跑出加速度 新基建打造中國經濟新增長點
傳粉的回報!茶花幫助蜜蜂提升記憶力和嗅覺敏感性
奮進新時代 勇攀世界一流飛航技術總體部高峰
“刷臉”如何保護隱私 專家:行業自律法律監管缺一不可
北京氣溫破本世紀最低紀錄 風寒效應讓人感覺更“凍人”
2021年中國航天有哪些大戲?
人民網
>>
科技
>>
技術創新
警惕科研“快餐化”“反噬”創新能力
2021-01-10
讓“消防車”飛入雲端 航天造無人機滅火系統亮相
2020-12-25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固廢專項聚焦石墨開採源頭關鍵技術
2020-12-25
小龍蝦殼能干啥? 專家用它制備高性能電極材料
2020-12-22
新型原子鐘140億年內誤差不超1/10秒
2020-12-21
探月工程四期、3次行星探測……未來中國航天還有這些計劃
2020-12-17
胡浩:探月工程系統帶動我國航天科技整體發展
2020-12-17
我首套超算合成孔徑雷達干涉測量系統研制成功
2020-12-16
量子安全通話 亮點不在可加密,而在加密方式
2020-12-09
人工智能賦能,5G基帶電路可定制化自動生成
2020-12-09
我國新一代“人造太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
2020-12-04
供電全用高科技 數字賦能點亮“烏鎮時間”
2020-11-25
國內最大大數據災備中心落戶內蒙古“草原雲谷”
2020-11-13
中國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通過歐洲認証
2020-11-12
第三代雜交水稻早晚兩季實現畝產超1500公斤
2020-11-03
挑戰雙季稻均畝產3000斤 袁隆平團隊成功了!
2020-11-03
新低溫催化法將塑料垃圾“變廢為寶”
2020-10-26
時速400公裡跨國動車組下線
2020-10-22
第四代核電技術邁出關鍵一步
2020-10-21
“識別員”“質檢員”“風控員” AI電力員工全國多地上崗
2020-10-21
科普:量子科技為何成為多國戰略布局的重點領域
2020-10-19
中國散裂中子源:“超級顯微鏡”看清材料微觀結構
2020-10-19
提升作業效率50%以上 自動駕駛農機裝備逐步普及
2020-10-16
立體化信息化治安防控等平台:大數據支撐 護一方平安
2020-10-14
“人造太陽”影響深遠(科技大觀)
2020-10-14
中國電科發布城市空氣安全健康監測預警平台 可助力疫情防控
2020-10-14
中美學者發現可快速充電的鋰離子電池材料
2020-10-10
陝科大學生給蘋果“敷面膜” 提高果實品質減少套袋垃圾
2020-09-28
工信部:推動企業加快新冠疫苗產能建設 保障供應鏈穩定
2020-09-27
國內首台豎井掘進機投入使用 實現採礦“打井不下井”
2020-09-27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獨家專稿
2021年,中國航天將有哪些“好戲”上…
天問一號飛行裡程突破4億公裡
嫦娥五號軌道器飛往日地引力平衡點 開展…
科技部:我國3條技術路線5個疫苗進入Ⅲ…
一箭雙星!中國“十三五”宇航發射任務順…
我國成功發射遙感三十三號衛星
張鈸院士:從技術層面解決人工智能安全問題
現場直擊:長征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長征八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一圖讀懂長征八號運載火箭
高端訪談
給地球“拍照”,科學家看到了什麼?
王澤山院士談用正確的“思維方法”去創新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談“建設網絡強國”
諾獎背后的高校國際化思考
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2025年建成航天強國
三代航天人做客本網 共話中國航天創建60年
今天是你的節日,航天人——首個中國航天日
兩會TALK:包為民譚永華談航天供給側改革
兩會TALK:張柏楠姜杰展望2016中國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