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拍攝的長征五號遙二火箭。當日,我國長征五號遙二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相關工作后,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7月2日至7月5日擇機發射。新華社發(張文軍攝) 資料圖:長征五號大火箭轉運至發射區 資料圖:長征五號大火箭轉運至發射區 資料圖:長征五號大火箭轉運至發射區 資料圖:長征五號大火箭轉
6月26日,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工程的第二發試驗箭——長征五號遙二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相關工作后,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7月2日至5日擇機發射。其搭載發射的實踐十八號衛星,將驗証東方紅五號新一代大型衛星平台關鍵技術,並開展多項新技術在軌驗証工作。 記者從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獲悉,長征五號遙二火箭於5月5日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后,陸續完成了總裝測試等各項准備工作。26日上午
在月球定居住哪裡?歐洲空間局(ESA)官網日前報道稱,未來或許能利用太陽光的熱量,將月球塵土3D打印成可以建造定居點的磚塊。 負責ESA材料項目的工程師艾德文尼特·馬卡亞說:“我們在太陽能爐中模擬了燒制月球材料的過程。3D打印平台可以在1000℃的溫度下烘烤直徑約0.1毫米的月球塵土顆粒,在5個小時內完成一個20×10×3厘米的建筑用磚塊。” 該實驗以陸地火山材料作基礎原料,按
我國著名空間飛行器總體、信息處理專家葉培建院士8日表示,小行星資源開發必將是未來航天發展方向之一。“我國隻要去做,10年內就能開展示范性工程﹔要實現大規模開採,大約需要50年左右。”他說。 科技日報記者從當日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舉行的小行星探測學術報告會上了解到,小行星特別是近地小行星,是近期最有價值的太空探索目標之一。五院月球和深空探測領域辦公室技術負責人黃江川認為,我國應在“
為了表彰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空間飛行器總體、信息處理專家葉培建為推動我國衛星遙感、月球與深空探測及空間科學快速發展所作的突出貢獻,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長楊戟8日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向葉培建頒發了“葉培建星”命名銅匾及証書。 “葉培建星”由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觀測站於2007年9月11日發現,國際編號456677。2016年6月,紫金山天文台推薦命名“葉培建星”,2017年1月12日獲國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網站6日消息稱,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首批互聯網衛星群定於今年開始測試,2019年正式入軌,將用於為全球用戶提供1Gbps的高速上網服務。這批衛星總數達4425顆,數量超過人類已發射衛星總和。 SpaceX已經於去年年末向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遞交了發射這些互聯網衛星的申請,目的是為缺乏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十多億人口提供衛星聯網服務。每顆衛星重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7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