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拍攝的長征五號遙二火箭。當日,我國長征五號遙二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相關工作后,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7月2日至7月5日擇機發射。新華社發(張文軍攝) 資料圖:長征五號大火箭轉運至發射區 資料圖:長征五號大火箭轉運至發射區 資料圖:長征五號大火箭轉運至發射區 資料圖:長征五號大火箭轉
6月26日,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工程的第二發試驗箭——長征五號遙二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相關工作后,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7月2日至5日擇機發射。其搭載發射的實踐十八號衛星,將驗証東方紅五號新一代大型衛星平台關鍵技術,並開展多項新技術在軌驗証工作。 記者從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獲悉,長征五號遙二火箭於5月5日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后,陸續完成了總裝測試等各項准備工作。26日上午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工程師、探月三期工程副總設計師孫為鋼7日在京介紹了中國探月三期工程的整體情況。他認為:“如果再把運載能力和探測器擴大些,並增加生命保障系統,提高產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我們就具備了載人登月的能力。” 孫為鋼在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會上介紹,探月三期工程將採用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將8噸多的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太空。工程採用了復雜的方案,要在此前嫦娥三號月
印度航天研究組織(ISRO)官網5日發布消息稱,當地時間5日下午5點28分,印度國產最大火箭GSLV-MarkⅢ成功從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火箭搭載的國產最重衛星GSAT-19在起飛大約16分鐘后,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印度民眾歡慶這一裡程碑意義的歷史時刻。印度媒體報道稱,這次成功發射,將幫助印度成為繼中國、美國和俄羅斯之后,第四個擁有載人航天飛行能力的國家,也將幫助印度擺脫在重型火箭發
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會6日在京召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在會上透露,我國正在進行載人登月的預研和前期准備工作,雖然還沒有立項,但時間應該不會太長。 當被問及是否打算登月,楊利偉表示自己一直在參加訓練,根據工作需要,能隨時參加任務。“如果有機會,我想登月,沒問題。”他笑著說道。 目前,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任務已圓滿完成,空間站建設任務全面啟動。楊利偉介紹,我國計劃於2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劉石泉6日在京透露,航天科工正在研發水平起降、可重復使用的新一代天地往返飛行器,現已完成發動機等多項關鍵技術地面試驗,取得顯著進展。 劉石泉同時介紹,在進入空間方面,航天科工大力發展性能可靠、成本受控、使用便捷的固體運載火箭,今年已成功完成快舟一號甲、開拓二號甲兩次火箭發射任務,快舟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也將於今年年底首飛,面向大規模組建星座的商業運載火箭“班車化”應用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7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