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国际
财经
台湾
军事
观点
领导
人事
理论
法治
社会
产经
教育
科普
体育
文化
书画
房产
汽车
旅游
健康
视频
登录
注册
退出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状态
忘记密码?
科技
滚动
独家
|
科学界
产业动态
发明·创新
探索·发现
医学·健康
航空·航天
|
专题
访谈
评论
|
知识产权
即时新闻
第二届亚洲科技减灾大会在京召开
脸盲是啥?吃辣长寿?中科院科普技能大比拼
中挪将共建北极气候研究平台应对气候变化
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350万
靠天吃饭 海上科考与恶劣天气过招
天旱无雨 亚马逊森林为啥更绿了
阿斯伯格综合征不能叫“天才病”
“可激活”纳米药 精准化疗不伤身
“互联网+健康”助推资源配置优化
时间到!过敏季来了,怎么破
我载人深潜技术首次“牵手”考古
全球最大清洁空气技术市场有望建成
海底的稀土,挖起来没那么容易
天然元素从哪来 宇宙熔炉无所不能
首个中子科学平台 交出三年“成绩单”
这些“细节”让中国难望顶级光刻机项背
英国版“人工智能准则”有望确立
火箭、航天器或将拦截星际访客
计算机重建尼安德特人面部形态
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家底首次摸清(解码·发现)
十九大报告点赞重大科技成果 带你去认识这些“大国重器”
“天眼”凝望 探秘宇宙
“中国天眼”首次发现新脉冲星
天然元素从哪来 宇宙熔炉无所不能
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年底择机发射
基因检测能“解码生命”吗
北极超咸湖泊有助寻找外星生命
“大洋一号”船综合海试A段收官
关闭视频
火箭、航天器或将拦截星际访客
靠天吃饭 海上科考与恶劣天气过招
“可激活”纳米药 精准化疗不伤身
阿斯伯格综合征不能叫“天才病”
天旱无雨 亚马逊森林为啥更绿了
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350万
海底的稀土,挖起来没那么容易
首个中子科学平台 交出三年“成绩单”
全球最大清洁空气技术市场有望建成
英国版“人工智能准则”有望确立
天然元素从哪来 宇宙熔炉无所不能
我载人深潜技术首次“牵手”考古
█ 科技要闻
▼ 学界动态
▼ 产业进展
▼ 创新故事
▼ 探索发现
这些“细节”让中国难望顶级光刻机项背
编者按 近年来,中国科技正带着澎湃动力向前奔跑,并逐渐进入到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的阶段。但我们在充满信心的同时,还应更加清醒和理性。
科技
|
科学界
|
滚动
英国版“人工智能准则”有望确立
据英国议会官网消息,上议院人工智能特别委员会16日发布报告说,在发展和应用人工智能(AI)的过程中,必须把伦理道德置于核心位置,以确保这项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 这份报告主要聚焦英国人工智能发展前景,以及相关技术可能带来的影响和风险。
产业动态
|
科技
|
滚动
火箭、航天器或将拦截星际访客
据美国太空网17日报道,去年底,太阳系首个星际访客“奥陌陌”(Oumuamua,夏威夷语意为“远方的信使”)与地球“亲密接触”,让人类既兴奋又紧张。尽管其现在芳踪杳然,但耶鲁大学研究人员认为,此类星际物体很多,会不时拜访地球,因此他们计划在这些天体靠近地球时发射航天器,与其狭路相逢并射击,然后对飞溅出来的碎片进行分析,以揭开笼罩在其头上的“面纱”。
滚动
|
探索·发现
|
科技
计算机重建尼安德特人面部形态
尼安德特人的DNA序列和现代人类的非常相似。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之间的区别并不像此前人们想象的那么鲜明。
科技
|
产业动态
|
滚动
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家底首次摸清(解码·发现)
日前,中科院植物所前所长、北京大学教授方精云院士和中科院地理与资源所副所长于贵瑞研究员领衔的“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专项(简称“碳专项”)之“生态系统固碳”项目群团队,在系统调查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森林、草地、灌丛、农田)碳储量及其分布等基础上,经过深入挖掘和分析,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4月17日,研究团队正式发布了这一系列原创性重大成果。
科技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碳”究者杨全红:给锂电池来场大瘦身
2018年3月,杨全红在实验室指导学生验证实验数据。 天津大学供图 “科研有时很简单,并不像大家想象得那么高深。
科技
|
科学界
|
滚动
AI挑战皮肤科诊断 只是牛刀小试
日前,一场特殊的较量在中日友好医院展开。 对阵的一方是来自北京、云南、内蒙古等地的10名皮肤科医生,另一方是首款黄色人种皮肤肿瘤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优智AI系统。
滚动
|
医学·健康
|
科技
“人机共融”时代:机遇?挑战?
“下一代机器人将‘与人共融’,如果能抓住这个机遇,中国将在机器人创新舞台上扮演一个特殊的角色。失掉这个机会,也许会更加落后。
科学界
|
科技
|
滚动
3D打印技术实现脱胎换“骨”
15日,记者获悉,广东医科大学崔燎教授团队和香港中文大学李刚教授团队联合研究发现了一种低温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出适合患者的骨组织和关节材料,将特制的复合物作为支架材料,并在里面放置天然药物,实现药物缓释作用,研究显示可以促进植入部位的新骨形成,具有促进骨融合的作用。日前,该团队已在国际生物材料杂志《Biomaterials》发表相关研究论文。
科技
|
科学界
|
滚动
新发现病菌也有“公、私”之分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金帆教授课题组的一项交叉科学研究,揭示了绿脓杆菌中合作演化稳定的机制。该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滚动
|
科学界
|
科技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人工智能医疗设备在美获批上市
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官方网站11日消息称,该机构首次批准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的医疗设备上市销售。该软件程序名为“IDx-DR”,将用于筛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其无需人类临床医生的分析,就能生成诊断结果。
科技
|
产业动态
|
滚动
我国光伏发电度电成本10年下降90%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李创军12日在京通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情况时透露,随着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我国光伏发电产业成长迅速,成本下降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从2007年到2017年,光伏发电度电成本累计下降了约90%,光伏发电有望在三四年内实现平价上网。 李创军表示,与10年前的相对冷清相比,当前光伏发展的社会环境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滚动
|
科技
|
产业动态
新光电子芯片将数据中心带宽提高十倍
Ayar Labs的光电子芯片用光传输数据,但是仍用电子进行计算。 图片来源:MIT官网 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官网近日消息,该校初创公司Ayar Labs结合光学和电子学技术,研制出了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的新型光电子芯片,有望提升计算速度,将大型数据中心的带宽提高10倍,并使芯片间通信耗能减少95%,将总能耗降低30%—50%。
产业动态
|
科技
|
滚动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有了顶层设计
截至2017年末,我国内地共有34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并投入运营,开通城轨交通线路165条,运营线路长度达5033公里。无论是城市轨道系统的发展速度还是建设规模,均位居世界第一。
科技
|
产业动态
|
滚动
美拟再建百亿亿次级超级计算机
美国能源部9日公布一份需求方案说明书,称计划投资18亿美元用于开发至少两台新的百亿亿次级(Exascale)超级计算机,以寻求美国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领导地位。 在该份说明书中,能源部列出了三台拟开发的百亿亿次级超级计算机,但第三台属于“潜在系统”,是否开发需视情况而定。
滚动
|
产业动态
|
科技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留住夜的黑 保护星星闪烁的家园
晴朗的夏夜,抬起头,看漫天繁星,偶尔还会有流星划过,这是记者儿时生活的情景。如今,生活在都市里的孩子,电子产品琳琅满目,却“仰望星空”而不得。
滚动
|
发明·创新
|
科技
调整舞姿告诫同伴 蜜蜂这样减少有毒花蜜的伤害
蜜蜂在采食昆明山海棠花蜜。(受访者供图)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研究人员近日发表在权威期刊《实验生物学杂志》上的最新成果,得出了有毒蜜源植物损害蜜蜂的毒害机理,将为科学养蜂、提高蜂业效益奠定基础。
科技
|
发明·创新
|
滚动
第三类存储技术写入速度比目前U盘快1万倍
国际半导体电荷存储技术中,“写入速度”与“非易失性”两种性能一直难以兼得。记者日前从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获悉,该校张卫、周鹏教授团队研发出具有颠覆性的二维半导体准非易失性存储原型器件,开创了第三类存储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内存级”的数据读写速度,还可以按需定制存储器的数据存储周期。
科技
|
发明·创新
|
滚动
人工智能自主掌控武器,这个可以吗?
最近,韩国科学技术院大学与军工企业“韩华 Systems”合作研发自主武器,遭全球50多名人工智能学者联名抵制,南京大学周志华教授是唯一一名中国内地学者。 周志华认为,其危险之处在于让机器自己决定是否对人类进行毁灭性打击,“自主武器首先在伦理上就是错误的”。
滚动
|
科技
|
发明·创新
大国工匠迎来“薪”时代
没进过名牌大学,没有过硬的学历,却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成为各自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专业人才……在央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中,一群身怀绝技的“国宝级”技工令人印象深刻。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技术工人数量短缺和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
科技
|
发明·创新
|
滚动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愁眉不展 小狗长了张悲伤脸
近日,德国一只看起来郁郁寡欢的斗牛犬“眉毛夫人”在社交网站上引发轰动,如今它已经拥有3.2万名粉丝。因为愁眉不展的样子,它被人们称为“全世界最悲伤的小狗”。
科技
|
滚动
|
探索·发现
特殊罪犯 出逃毛驴被“活捉”
警察除了要惩治人间罪恶外,有时候还得和动物界的“罪犯”斗智斗勇。无论是从围场出逃的毛驴还是私闯民宅的鳄鱼,警察叔叔都要将它们 “逮捕归案”,可真是忙坏了。
滚动
|
探索·发现
|
科技
微结构告诉你2亿年前的昆虫啥颜色
2亿年前的昆虫啥颜色?基本是靠想象,因为时间的长河早已把化石冲刷得灰头土脸。然而,来自中、德、英三国的科学家们通过对昆虫化石中结构色的研究,揭示了2亿年前昆虫的“真实颜色”。
科技
|
滚动
|
探索·发现
量子新法生成“真正随机”的数字
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官网消息,该机构研究人员在12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可生成由量子力学保证的随机数字。新技术超越了此前获得随机数字的所有方法,得到了“真正的随机数字”,有助增强密码系统的安全性。
科技
|
滚动
|
探索·发现
大西洋洋流近几十年来明显减弱
英国《自然》杂志11日发表了两篇分析大西洋经圈翻转环流(AMOC)减弱的研究论文,AMOC对气候具有重要影响,涉及热量的再分配,并且影响碳循环。研究发现AMOC近几十年来明显减弱,但这是否反映了长期性的自然变化仍不为人知。
探索·发现
|
滚动
|
科技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愁眉不展 小狗长了张悲伤脸
近日,德国一只看起来郁郁寡欢的斗牛犬“眉毛夫人”在社交网站上引发轰动,如今它已经拥有3.2万名粉丝。因为愁眉不展的样子,它被人们称为“全世界最悲伤的小狗”。
科技
|
滚动
|
探索·发现
特殊罪犯 出逃毛驴被“活捉”
警察除了要惩治人间罪恶外,有时候还得和动物界的“罪犯”斗智斗勇。无论是从围场出逃的毛驴还是私闯民宅的鳄鱼,警察叔叔都要将它们 “逮捕归案”,可真是忙坏了。
科技
|
滚动
|
探索·发现
微结构告诉你2亿年前的昆虫啥颜色
2亿年前的昆虫啥颜色?基本是靠想象,因为时间的长河早已把化石冲刷得灰头土脸。然而,来自中、德、英三国的科学家们通过对昆虫化石中结构色的研究,揭示了2亿年前昆虫的“真实颜色”。
滚动
|
探索·发现
|
科技
量子新法生成“真正随机”的数字
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官网消息,该机构研究人员在12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可生成由量子力学保证的随机数字。新技术超越了此前获得随机数字的所有方法,得到了“真正的随机数字”,有助增强密码系统的安全性。
滚动
|
探索·发现
|
科技
大西洋洋流近几十年来明显减弱
英国《自然》杂志11日发表了两篇分析大西洋经圈翻转环流(AMOC)减弱的研究论文,AMOC对气候具有重要影响,涉及热量的再分配,并且影响碳循环。研究发现AMOC近几十年来明显减弱,但这是否反映了长期性的自然变化仍不为人知。
科技
|
探索·发现
|
滚动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独家专稿
脸盲是啥?吃辣长寿?中科院科普技能大比拼
中挪将共建北极气候研究平台应对气候变化
航天科工高科技产品将亮相国际顶级工业展
中国碳排放14%被“吸收” 生态工程贡…
中国军贸拳头产品集中亮相马来西亚防务展
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中国科技云”门户发布
高校“黑科技”:北邮光学实验室将发布裸…
指甲盖大小的芯片或可代替超级计算机?
中国科学家发明让细胞“返老还童”的新型…
国科大举办双创大赛向科研人员抛"橄榄枝"
高端访谈
王泽山院士谈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去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谈“建设网络强国”
诺奖背后的高校国际化思考
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2025年建成航天强国
三代航天人做客本网 共话中国航天创建60年
今天是你的节日,航天人——首个中国航天日
两会TALK:包为民谭永华谈航天供给侧改革
两会TALK:张柏楠姜杰展望2016中国航天
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谈2016年全国科普日
新闻排行榜
老年人大脑也能长出新细胞
高校“黑科技”:北邮光学实验室将发布裸…
特殊罪犯 出逃毛驴被“活捉”
近80个抑郁症致病基因被筛出
中国碳排放14%被“吸收” 生态工程贡…
第三类存储技术写入速度比目前U盘快1万倍
新光电子芯片将数据中心带宽提高十倍
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中国科技云”门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