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科技
>>
訪談-人民網科技頻道“美麗的科學”
>>
航天科技
>>
[航天人會客廳] 兩會特別節目:航天科技發展與布局
包為民、梁小虹談航天科技發展與布局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主任包為民
梁小虹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院黨委書記
[航天人會客廳] 兩會特別節目
包為民、梁小虹談航天科技發展與布局
[觀看視頻
]
[文字直播]
時間:
3月11日 10:00[錄播]
地點:
人民網二層演播廳
嘉賓介紹
包為民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主任
梁小虹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院黨委書記
直
播
摘
要
我國今年將發40余顆衛星 明年完成新一代運載火箭首飛
高分四號下半年發射 將實現高分系統全時觀測
包為民透露,在2015年裡我國航天共安排了20次發射,要把40多顆衛星送到太空,其中包括備受關注的高分四號和北斗二號,發射任務十分艱巨。
據梁小虹介紹,目前我國火箭研制已經有11種類型,從今年開始將集中的在兩年內推出四型新型火箭的首飛,將完成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首飛,這在中國火箭研制歷史上將是第一次。
包為民介紹,即將於今年下半年發射的高分四號衛星,不同於前兩顆低軌衛星,而是地球同步軌道的、高軌的光學成像衛星。
“定點對區域是一種凝視的觀測狀態,而極地軌道隻有在衛星經過觀測點頂上的時候,才會對我們的目標和觀測的信息進行遙感,所以這兩個衛星配合起來,一個普查,一個細查,一個粗看,一個細看,將實現更為詳細的觀測。”
包為民:"嫦娥探月"仍有兩項技術難題待解
梁小虹:我國重型火箭關鍵技術研制已經啟動
“但實現探月工程的第三步還有幾個難度動作。”包為民說,“第一、是落到月面上採樣,巡視找一個地方採,要採表面的土樣,還要鑽到月岩裡去挖月岩,挖完了把它密封好從月面要起飛,這個動作非常關鍵,要飛不起來,和月亮軌道上的留軌艙就沒辦法實現交會。第二、是在月球軌道上,要和留軌艙進行交會對接,把採樣的盒子,密封的器具,移到返回器裡面去,然后再以地月轉移軌道的速度離開月球對它的引力返回,所以在月球軌道上交會對接非常重。如果完成了這兩個動作之后,再往后從月地軌道轉移回來的時候,就和我們去年11月份的工作銜接上了。”
“火箭的運載能力有多大,太空活動能力就有多大。將來我們要完成登月、深空探測、空間站建設,這些依靠現有的火箭都無法完成。”梁小虹表示,目前發達國家的火箭運載能力領先我國1倍,“長征五號”大運載火箭將在我國當前整體運載能力的基礎上提高2.5倍,到明年下半年長征五號首飛成功后,即標志著我國實現了火箭運載能力趕超發達國家的目標。
此外,梁小虹還透露,今年國防科技工業局已經正式批准重型火箭的關鍵技術深入研究,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總體技術,二是發動機技術,從而實現重型火箭起飛推力在“長征五號”大型火箭1000噸的基礎上提升至2000-3000噸的目標。
包為民:5年內建成衛星遙感數據出口大國
包為民:北斗衛星2020年實現全球導航
包為民表示,目前,我國已經開始向國外出口衛星遙感數據了。計劃到2020年,在高分系統建成后,我國將實現從遙感數據進口大國到出口大國的華麗轉身。
包為民表示,到2020年,北斗衛星的主要目標是要實現全球的衛星導航服務,與美國的GPS、俄羅斯的GLONASS組成世界的三大衛星導航服務。
文字直播
間隔
15秒
自動刷新
手動刷新
全文實錄
觀看視頻
往期回顧
時間:
3月5日 19:00-19:40
地點:
人民網一層演播廳
嘉賓介紹
譚永華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六院院長
張柏楠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載人空間站工程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