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2015-10-06 09:18)
這是2011年9月23日,屠呦呦在美國紐約舉行的拉斯克獎頒獎儀式上展示獎杯和証書。 原標題: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和一名日本科學家及一名愛爾蘭科學家分享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0月5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和一名日本科學家及一名愛爾蘭科…[詳細]
新華社(2015-10-06 09:17)
新華社北京10月5日電(記者楊維漢 吳晶晶)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中國中醫科學院的藥學家屠呦呦等三名科學家。這是中國科學家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首次獲諾貝爾科學獎。近年來,中國科學家辛勤耕耘,科技多領域研究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在基礎科學前沿領域,我國近年來在鐵基超導、量子通…[詳細]
寧波日報(2015-10-06 09:13)
20世紀80年代初,任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副研究員的屠呦呦在進行科研工作。(新華社發) 2011年11月15日,獲得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的屠呦呦在北京出席中國中醫科學院2011科技工作大會。(新華社發) 瘧疾是世界性傳染病,每年感染數億人,並導致幾百萬人死亡。上個世紀60年…[詳細]
中青在線(2015-10-06 09:06)
中青在線天津10月5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張國) 中國科學家屠呦呦今天因青蒿素的研究獲得2015年度諾貝爾獎。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了解到,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我國著名藥學家、剛剛去世的天津大學教授沈家祥院士曾向世界衛生組織推廣過屠呦呦的工作,當時屠呦呦仍默默無聞,並未獲得國際大獎。…[詳細]
中青在線(2015-10-06 09:06)
中青在線天津10月5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張國 通訊員 劉曉艷) 中國科學家屠呦呦今天因青蒿素的研究榮獲2015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鮮為人知的是,兩個月前離世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教授沈家祥曾為了保護中國在青蒿素這一抗瘧新藥的發明權歸屬,領導過一場曠日持久的“爭奪戰”。 …[詳細]
中青在線(2015-10-06 09:05)
據中青在線轉載諾貝爾獎官網的消息,北京時間2015年10月5日下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來自中國大陸的女科學家屠呦呦和日本的Satoshi ?mura以及愛爾蘭的William C. Campbell等三位科學家獲獎,屠呦呦獲獎的原因是她發現和研究的青蒿素顯著地降低了患瘧疾的死亡率,這項…[詳細]
人民網-科技頻道(2015-10-06 08:48)
人民網北京10月6日電 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2015年度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2011年初,時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的饒毅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隨后表示將不再成為候選人。當年8月,饒毅發表長文《今日中國誰最該做院士?》,推薦屠呦呦和張亭棟從中藥中發現化學分子的成就,其后饒毅和黎潤紅、張大慶聯合在《…[詳細]
寧波日報(2015-10-06 08:40)
她曾是效實中學和寧波中學的學生 修繕后的海曙區開明街26號姚宅。這裡是屠呦呦在寧波的舊居。姚宅的主人姚慶三(1911-1989)是經濟學家,曾任香港甬港聯誼會會長,屠呦呦是姚慶三的外甥女。 (記者陳敏)昨天,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的消息讓寧波沸騰了。打開微信,朋友圈中每隔…[詳細]
人民網(2015-10-06 08:20)
10月5日上午10點,離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公布還有1個半小時,記者來到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諾貝爾大廳內,這裡已經擠滿了來自世界各國的媒體記者。大家紛紛猜測著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花落誰家。一些來自中國的媒體記者討論著諾貝爾科學獎項與中國的距離,這也是自莫言獲得文學獎之后,很多媒體經常議論的話題。 …[詳細]
人民網-人民日報(2015-10-06 03:03)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委會宣布獲獎者名單。 本報記者 劉仲華攝 “青蒿素是傳統中醫藥送給世界人民的禮物。” 10月5日,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一時間,各大新聞網站、朋友圈被這位85歲的老太太刷屏了。外界熱…[詳細]
人民網-人民日報(2015-10-06 03:03)
2011年11月15日,獲得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的屠呦呦在北京出席中國中醫科學院2011科技工作大會。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 本報斯德哥爾摩10月5日電 (記者劉仲華、商璐)瑞典卡羅琳醫學院5日宣布,將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中國藥學家屠呦呦以及愛…[詳細]
人民網-科技頻道(2015-10-05 23:16)
離85歲生日還有兩個月的時間,不過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已經提前得到了生日禮物——諾貝爾獎。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5點30分,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科學家屠呦呦獲獎,打破了中國多年來自然科學“零諾獎”記錄。屠呦呦多年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突出貢獻是創制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詳細]
人民網-科技頻道(2015-10-05 21:48)
編者按:剛剛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曾在2011年9月獲得拉斯克臨床醫學獎時,在國內引發熱議。當時的獲獎理由與此次諾貝爾獎的獲獎理由相同:“因為發現青蒿素——一種用於治療瘧疾的藥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當時,人民日報“柏木釘”曾發過三篇關於屠呦呦獲獎的系列評論。如…[詳細]
人民網-科技頻道(2015-10-05 21:12)
人民網北京10月5日電(趙竹青)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5點30分,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獲獎者之一是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屠呦呦多年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突出貢獻是創制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這是第一次在中國本土做出的研究成果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打破了我國多年來自然科學“…[詳細]
人民網-科技頻道(2015-10-05 17:51)
人民網北京10月5日電(趙竹青)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5點30分,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獎。屠呦呦多年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突出貢獻是創制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 另外一半由兩名獲獎科學家共得,為愛爾蘭的William C. Campbell和日本…[詳細]
中國經濟網(2015-10-05 15:15)
拉爾夫.斯坦曼 讓-保羅-薩特 倫琴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獲獎名單即將出爐,幾乎每年的諾獎都會傳來一些趣聞軼事,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扒一扒歷史上那些諾獎之“最”。 最令人遺憾的諾獎得主 拉爾夫·斯坦曼因在免疫系統研究領域的貢獻而獲得2011年諾貝爾…[詳細]
科學網(2015-09-29 08:17)
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2015年9月27日報道,2015年諾貝爾獎的揭曉時間已經確定(以下時間均為歐洲中部時間): 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時間最早為:2015年10月5日上午11:30(北京時間5日17時30分) 物理學獎揭曉時間最早為:2015年10月6日上午11:45(北京時間6日17時45分)…[詳細]
新聞晨報(2015-09-28 08:14)
近日,全球最大的專業信息服務提供商湯森路透集團在美國發布2015年度“引文桂冠獎”獲獎名單,在這項被稱為“諾貝爾獎得主預測”的獎項中,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華裔科學家王中林榜上有名。 “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是由湯森路透公司通過一項數據定量分析得出的學術獎項,也被稱為諾貝爾獎的風向標,獎項按…[詳細]
北京晨報(2015-09-26 09:13)
中科院外籍院士王中林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季節,諾貝爾基金會宣布今年將在10月5日到12日開獎,與往年一樣,湯森路透集團又趕在此前發布了年度引文桂冠獎名單,這也被看作是一份諾獎預測名單。今年又有一位華人出現在這個名單中,他就是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教授、中科院外籍院士王中林。 王…[詳細]
人民網-科技頻道(2015-09-24 13:37)
人民網北京9月24日電(記者 馬麗)專業信息服務提供商湯森路透旗下的知識產權與科技事業部今天發布“2015年度引文桂冠獎獲獎名單”,預測在今年或不久的將來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科研精英。值得一提的是,華裔科學家王中林因發明了可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的納米能源系統而榜上有名。 自2002年以來,湯森路透已…[詳細]
(2015-09-22 08:18)
蜜蜂叮咬、大象排尿、闌尾炎診斷紛紛獲獎 一位科學家用他的職業生涯証明,子彈蟻的叮咬是這個世界上最疼的事情。 圖片來源:Didier Descouens 本報訊 鼻孔、嘴唇和陰莖,這些都是被蜜蜂螫后最疼的地方。至少如果你是一個男人或者是這項研究作者的話。然而隨著美國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