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09日08:49 来源:人民网-科技频道 手机看新闻
![]() |
人民网北京8月9日电(记者 王泓漓)目前,全世界仅有九个国家有航母,总数也只有20艘。航母数量如此之少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研制成本高还是研制难度大?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杰在做客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与人民网联合主办的“科学传播沙龙”活动时表示,研制成本高、技术特别复杂、飞机降落母舰危险系数极高、动力技术存争议等因素是造成世界范围内航母稀少的主要原因。
李杰指出,发展航母是每个“大国”的必要,但是数量相当少,其原因有以下四点。
第一、研制成本极高。美国最新的航母,光建造费用就高达150亿美元,这个数目对一些小国家来讲花掉全年军费都负担不起。
第二、技术特别复杂。航空母舰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航母是将飞机和母舰相结合,因此母舰的设计工艺要求极高。我国造船工业从十多年前开始飞速发展,造船工业持单量、完工率、新船接单量都曾排名世界第一,因此“不用担心造船工艺”。但是,光有完美的母舰还要有精良的飞机,将这两者结合,完美适配,才能做到“1加1大于2”的效果。
第三,飞机在母舰上着舰、起飞,是一项更为复杂且危险系数高的工作。美国航母上的飞机事故百分之七、八十都发生在着舰过程中。虽然通常来说航母有三百多米长,七、八十米宽,整个飞行甲板面积相当于三个足球场,但飞行员着舰时,从空中看航母就像“一张小邮票”,要把飞机降落在“邮票大小”的地方,飞行员技术娴熟也是关键。
第四,最后一个难点在于其动力技术。美国1961年“企业”号航母采用的是核动力,而现在最新建造的福特级航母,采用了“升级”式的核动力。“企业”号核动力加一次核燃料能航行100万海里,仅维持七、八年就须要更换,而“福特”号加一次核燃料可维持50年,包含近整个服役期(50年)。但是与此同时,采用核动力产生的核防护问题是航母在动力技术层面须着重考虑的因素。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2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