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强调,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在导航卫星系统、通信卫星、载人航天系统、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探月工程等实物展品前,在介绍几代航天青年优秀代表人物的展板前,习近平仔细听取介绍,同青年科研带头人交流。听说航天科研团队以青年为主体,平均年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33岁,北斗团队35岁,东方红四号团队29岁,卫星应用团队28岁,习近平十分高兴。他指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创新的制高点在科技,科技创新的希望在青年。他希望大家认真学习航天青年科研团队的创新创造精神,结合实际发扬光大。[详细]
2011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隆重庆祝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
胡锦涛强调,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央立足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着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19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支持下,广大航天工作者奋力拼搏,推动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使我国空间技术发展跨入国际先进行列。广大航天工作者建立的丰功伟绩将彪炳史册,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详细]
2002年3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考察了位于我国西北茫茫戈壁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他勉励航天战线的同志们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发扬航天战线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不怕困难,开拓创新,坚持质量第一,严肃认真,科学求实,一丝不苟,坚持团结协作,严密组织,精心指挥,万众一心,不断夺取载人航天工程建设的新胜利,夺取整个航天事业和国防科技发展的新胜利。[详细]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生前极其重视和关心航天事业的发展。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就参与在中国发展火箭技术的决策……
1991年2月,邓小平同志在87岁高龄时还到上海航天局149厂的运载火箭总装车间视察,观看了大型运载火箭和应用卫星产品,并亲切接见了科技人员和工人代表。当他听到介绍长征四号运载火箭连续成功发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时候,异常兴奋地说:这是万无一失,能办到了,了不起。[详细]
1959年至1960年间,上海机电设计院在探空火箭研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1960年2月,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探空火箭,在上海南汇简易发射场首次发射成功,飞行高度8千米,迈出了中国探空火箭技术的第一步。
1970年4月24日,中国自行研制的“东方红一号”卫星飞向了太空,东方红乐曲响彻全球。这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宇宙空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1970年5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接见了研制和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的人员代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