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技

跋山涉水,隻為發展特色漁業

2024年10月01日10:08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跋山涉水,隻為發展特色漁業

西藏建起了冷水魚類基地,新疆產出了“天山雪蟹”,青海有了鲑鱒魚類養殖區……這些“大手筆”背后,蹲守著這麼一支團隊——上海海洋大學水產種質資源研究與創新團隊。“能夠保護和發展當地的漁業資源,讓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就是我們水產人最大的樂趣,也是我們創新團隊的初心使命。”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王成輝教授近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感慨道。

籽籽同心,團結情濃。從遼闊的新疆、西藏到雲南、貴州、廣西、寧夏、內蒙古,從漁業科技服務到人才培養,從20世紀50年代綿延到今天,上海海洋大學的水產專家們從校門走出,以組團模式在西部一線守護特色漁業種質資源,成了當地群眾口中的“魚博士”、致富的“引路人”。

高原“牧民”變“漁民”

“那兒環山蒼翠,那兒河水漫漫,那兒鲑魚游弋。”這不是夢境,而是這支創新團隊親手打造的高原魚池基地。如今,那兒成了他們最牽挂的地方。

這片依山傍水的地方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亞東縣,屬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海拔3300多米。當地“亞東鲑魚”冷水魚的生存、繁衍環境極為特殊,人工繁育一直是難題,多年來無人敢挑戰。

2015年,該團隊接到了助力亞東脫貧和穩藏守邊富民興業的精准扶貧任務,先后有84人次深入西藏開展工作。在氣溫零下20攝氏度的基地,他們克服高原反應,天天和流動的冰水打交道,用了3年時間,終於打破了“高海拔”“超低溫”“受精卵奇少”“孵化期超長”“馴食成活率偏低”等制約鲑魚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

“這個過程中,我們把當地百姓請到身邊,和我們一起工作。”團隊成員王軍說,“這樣既能讓他們學到魚類的科普知識,還能‘以工代訓’,讓他們拿到了補貼,改善了生活。”之后6年時間內,這支來自上海的科技服務團隊在亞東建成了1個鲑魚繁育基地、4個苗種培育基地、5個工廠化車間和1個成魚產業園。慢慢的,當地牧民變身為“漁民”。他們紛紛表示:“是上海養魚的專家讓我們獲得了實在的利益。”亞東也成了西藏現代化和規模化程度最高、面積最大的冷水魚類基地。

“魚博士”授人以漁

從西藏到新疆、青海,該團隊力爭將冷水魚繁育技術成果轉化項目帶到更多地方。

塔裡木裂腹魚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在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塔裡木河流中。該團隊100余人次入疆,在“找魚”“摸魚”的過程中,多次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行程超80萬公裡。他們率先攻克額爾齊斯河流域特種魚類繁育與養殖相關技術,並推廣至全國20余個省區市養殖,掀起了養殖新疆冷水魚類熱潮。

該團隊開發了塔裡木裂腹魚的人工繁育與資源保護技術,在塔克拉瑪干邊緣設計了我國第一個裂腹魚專用養殖場,搶救性保護了這“條”魚。

此外,該創新團隊還選育出新疆第一個水產新品種,開展河蟹和小龍蝦良種推廣,每年為10萬余畝養殖基地提供技術服務。他們編撰的新疆首本《蝦蟹養殖技術手冊》,為民族地區的高效養殖提供了技術藍本。耐鹽鹼羅非魚新品種首次在新疆養殖應用成功,推廣養殖8000畝。他們連續25年到阿勒泰地區開展漁業科技服務,足跡遍布7個縣8個團場,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魚博士”。

如今,科技支撐的漁業成為新疆特色產業“新名片”。該團隊還為青海門源回族自治縣冷水魚繁育基地提供全套技術服務,支撐青海成為全國產量最高的鲑鱒魚類養殖區。

該團隊首任負責人李思發介紹,團隊耗費了巨大的精力,建立了涵蓋形態、組學遺傳等8個層次最全面的水產動物種質研究方法與評價技術體系,首創了“系內群體選育+系間配套雜交”育種理論與技術。

要端牢中國飯碗,良種培育是關鍵﹔要建設漁業強國,種質開發是核心。黃浦江畔的科技成果攀上高原、踏進戈壁、深入沙漠,打贏了漁業種質資源“保衛戰”,拓寬了西部人民致富新門路。(記者 王春)

(責編:方經綸、楊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