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技

探尋北京抗疫背后的科技力量

2021年01月05日08:07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原標題:探尋北京抗疫背后的科技力量

  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 題:12小時內出核酸結果 每天56萬單樣本檢測——探尋北京抗疫背后的科技力量

  新華社記者陳旭、任超

  從7天查不到檢測報告到6小時收到檢測報告,從手工填身份信息到掃碼驗碼“一碼通”,從排隊一小時到排隊兩分鐘……這是許多首都居民在“應檢盡檢”“願檢盡檢”上感受到的切身變化。北京利用大數據、物聯網技術,構建“北京市核酸檢測信息統一平台”,瞄准痛點、打通堵點,利用科技力量將首都疫情防控網織得更密。

  元旦假期期間,記者在北京市順義區雙豐街道香悅西區採樣點看到,兩名身穿防護服的工作人員手拿5G譯碼終端,掃描試管和群眾的北京健康寶二維碼后,指引群眾去採樣室採樣,全程不超過10秒鐘。

  “我不會用手機,家人幫我完成北京健康寶的採樣點登記,下樓隻排2分鐘就輪到我了,現場工作人員說6小時內就能收到結果,現在效率真提高了,我心裡很踏實。”小區居民孫志勝說。

  “疫情初期採樣都是手工登記,速度慢還容易出錯,隻能用‘人海戰術’安排20多人負責登記。”順義區雙豐街道工委書記杜躍說,幾箱檢測試管配厚厚一沓紙,別說運輸時容易散亂,送到檢測機構登記更是“老大難”。

  北京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檢疫檢測工作組副組長、市委黨建辦專職副主任田濤說,針對手工填報慢、數據信息混亂、數據統計不清等核酸檢測上暴露出的痛點難點問題,北京專門組織相關力量進行了研究和論証,2020年11月初提出了建設北京市核酸檢測信息統一平台,不到一個月就完成了線上系統開發。

  田濤介紹,為應對冬季疫情風險和常態化疫情防控,平台設計時就考慮到要把“突發應急檢測”與“日常檢測”相結合,政務數據與醫療檢測數據相結合,信息的准確性與信息的安全性相結合。

  記者了解到,在科技力量加持下,順義區用三天時間基本完成全域全員核酸篩查。截至目前,累計採樣180多萬人次。

  技術提供方、北京聲智科技有限公司CTO馮大航介紹,平台分為採樣端、機構端和管理端。採樣端利用5G譯碼器,將北京健康寶個人數據與檢測試管綁定並統一編碼﹔機構端通過譯碼技術和開放接口,兼容醫院、檢測機構的不同系統,打通檢測機構數據接口﹔管理端通過實時上傳匯總數據,實現政府全鏈條數字化監管,有利於統一調度協調。

  北京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檢疫檢測工作組副組長、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張華說,為加快各機構信息系統和設備匹配對接,去年12月15日相關部門組織東城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海澱區開展綜合演練,隨后向各區推廣。與此同時,北京出現零星本地確診病例。“我們剛演練完,就直接上了‘戰場’。”張華說。

  張華介紹,該平台目前已上線102家檢測機構,重點是60家承擔大規模核酸篩查任務的檢測機構,包括國家公共實驗室、市級檢測基地、區級檢測基地、第三方機構等,覆蓋北京市全部重點檢測機構,檢測能力可達每天單樣本56萬人次。大規模篩查的檢測結果在12小時內通過手機短信、北京健康寶主動發送給受檢者,重點地區人群6小時內即可收到檢測結果。

(責編:趙竹青、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