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揭曉

人民網北京8月29日電(趙竹青)8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清華大學、西湖大學教授施一公等5位院士領銜的科技成果,分別獲得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的各個獎項,獎金100萬元。北京大學關啟安等6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獎金20萬元。
獲得陳嘉庚科學獎的5個項目是:數理科學獎授予“實驗發現五夸克態”項目,主要完成人是北京大學教授高原寧﹔化學科學獎授予“新型優勢雙氮氧配體和高效不對稱催化”項目,主要完成人是四川大學教授馮小明﹔生命科學獎授予“剪接體的結構與分子機理研究”項目,主要完成人是清華大學/西湖大學教授施一公﹔地球科學獎授予“華北克拉通破壞”項目,主要完成人是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朱日祥﹔技術科學獎授予“摩擦中微粒作用機制及超滑機理”項目,主要完成人是清華大學教授雒建斌。
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的6位青年科學家是:北京大學關啟安因“多復變中的強開性猜想和相關問題的解決”成果獲得數理科學獎,北京大學陳興因“聚糖的化學標記和解析”成果獲得化學科學獎,中國水稻研究所王克劍因“利用基因組編輯技術建立雜交水稻無融合生殖體系”成果獲得生命科學獎,南京大學唐朝生因“極端干旱氣候作用下土體工程性質災變過程及應對措施”成果獲得地球科學獎,北京大學肖雲峰因“微腔光信息器件新原理與應用”成果獲得信息技術科學獎,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孫明月因“大鍛件均質化構筑成形技術”成果獲得技術科學獎。
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於2003年成立,是由中國科學院和中國銀行出資設立的非營利的全國性基金會。基金會設立陳嘉庚科學獎,定位於獎勵近期在中國做出的重大原創性科學技術成果。其后2010年,基金會又設立了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獎勵在中國獨立做出重要原創性科學技術成果的、40歲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兩個獎項均突出強調做出“原創性科學技術成果”,鼓勵科學家從事基礎科學研究。
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每兩年評選一次,依托中國科學院學部組織評審,分別設置6個獎項,包括:數理科學獎、化學科學獎、生命科學獎、地球科學獎、信息技術科學獎和技術科學獎。陳嘉庚科學獎獎勵科技成果,每個獎項每次評選1項獲獎成果,獎勵獎金100萬元人民幣,同時獲得金質獎章。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獎勵個人,每個獎項每次評選1名獲獎人,獎勵獎金為20萬元人民幣。截至目前,陳嘉庚科學獎共評出35項獲獎成果(40位獲獎科學家),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共評出26位青年科技人才。
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
獎項 |
獲獎項目名稱 |
獲獎人 |
獲獎人單位 |
數理科學獎 |
實驗發現五夸克態 |
高原寧 |
北京大學 |
化學科學獎 |
新型優勢雙氮氧配體和高效不對稱催化 |
馮小明 |
四川大學 |
生命科學獎 |
剪接體的結構與分子機理研究 |
施一公 |
清華大學/西湖大學 |
地球科學獎 |
華北克拉通破壞 |
朱日祥 |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技術科學獎 |
摩擦中微粒作用機制及超滑機理 |
雒建斌 |
清華大學 |
2020年度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
獎項 |
獲獎人 |
獲獎相關成果 |
獲獎人單位 |
數理科學獎 |
關啟安 |
多復變中的強開性猜想和相關問題的解決 |
北京大學 |
化學科學獎 |
陳 興 |
聚糖的化學標記和解析 |
北京大學 |
生命科學獎 |
王克劍 |
利用基因組編輯技術建立雜交水稻無融合生殖體系 |
中國水稻研究所 |
地球科學獎 |
唐朝生 |
極端干旱氣候作用下土體工程性質災變過程及應對措施 |
南京大學 |
信息技術科學獎 |
肖雲峰 |
微腔光信息器件新原理與應用 |
北京大學 |
技術科學獎 |
孫明月 |
大鍛件均質化構筑成形技術 |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